知识库 > 全身 > 创伤 > 内容

创伤内容

苏州看男科好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内部出现的结石的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堵塞泌尿系统,造成排尿困难,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每个患者都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泌尿系统结石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认识     中医把泌尿系统结石归属于沙淋、石淋等范畴。泌尿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尿频、尿急、恶心呕吐等。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结石是由于湿热蓄积导致的,或者是气火郁于下焦有关。湿热蓄积是由于外感湿热或者外感湿热导致的,外感湿热多见于下阴不洁,秽浊入侵。湿热内生多因恣食肥甘酒热,致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砂石。而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使肝经气滞,郁而化火,气火郁于下焦;久则熬液灼津结而成石。     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优势     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药物,通过服用具有排石通淋作用的药物,促进结石排出,不仅可以为患者免除手术的创伤,解除手术的痛苦,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不易复发。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7-08阅读量1242

躯体痛苦障碍有了新的治疗方案

病请描述:“躯体痛苦障碍”是最新的命名,在这之前被称为躯体化障碍等等。我个人觉得躯体痛苦障碍这个名字更符合这个疾病,因为患者确实很痛苦。 躯体痛苦障碍以持续存在躯体症状为特征,患者对躯体症状痛苦体验深刻并过度关注这些症状,进而产生反复就医行为,引起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损害。 躯体痛苦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包括以下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可能与儿童期的患病和创伤经历、长期与慢性疾病患者共同生活、回避现实冲突等因素有关。2.生物学因素方面,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失调,导致平时不被患者感知的内脏器官活动被感知,患者注意力由外部转向身体内部,同时因对症状的焦虑导致体内各种生理变化加剧。 躯体痛苦障碍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症状,如上腹疼痛、呃逆、反酸、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等;还可表现为单一或多部位疼痛症状,如头痛、不典型面部疼痛、脊背疼痛、盆腔疼痛等,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酸痛及胀痛等。 以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作为主要或者伴随症状也较常见,如面部发热或潮红、出汗、口感、恶心、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 躯体痛苦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对症状的过分关注或与实际躯体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的关注,患者因躯体症状反复不必要的就医 适当的医学检查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缓解患者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和担心 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和相关痛苦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方面的功能损害; 躯体症状的状态持续存在(不一定是同种症状,可以发生变化),至少持续数月。 躯体痛苦障碍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包括度洛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等。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以考虑经颅磁刺激,抽搐休克疗法,以及迷走神经电刺激等。 其中迷走神经电刺激是目前最新的治疗方式,也被认为是安全,有效。并且可逆的治疗方式,即使无效只需要将刺激器取出就行了。

王雷波 2024-07-05阅读量1196

垂体瘤延迟手术,易造成哪些问...

病请描述:  垂体瘤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其发病率达10—19%,而实际发病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尸检垂体瘤发现率甚至达到20-40%,已经超过了位于神经系统肿瘤的第二位的脑膜瘤,垂体瘤高发年龄为30—60岁。   垂体在颅底中央的垂体窝内,重量虽然不到1克,却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中枢,垂体分泌许多激素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因此不同类型的垂体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功能性垂体腺瘤肿瘤早期可出现与内分泌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月经失调或闭经伴溢乳,不孕、肥胖、毛发稀疏、性功能减退、面容改变、身高变化等。   另一种垂体瘤叫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常见症状有头痛、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无力等。另外,还有一种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在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过快,俗称巨人症;在成年人,可出现肢端肥大(下颌突出、舌头、口唇肥厚,手指脚趾粗大)等。由于目前人们对其认识严重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误区而被当作妇科、眼部及内分泌疾病医治,延误了治疗。专家提醒,当患者发现以上临床特征时,可通过垂体激素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如果任其发展,其并发症不可逆。   那么垂体瘤怎么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与药物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侵蚀情况与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以往切除垂体瘤需做开颅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经鼻腔直达病变部位,通过很小的切口即可实现对垂体瘤的切除。减少因手术为患者带来的身心创伤,在确保病人在解除痛苦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其特点及优点:面部无手术瘢痕;手术操作途径短;脑脊液漏和视神经损伤概率较小;有利于肿瘤彻底切除;有利于残余垂体功能的保护;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无切口,无需缝合。   当你出现视物模糊,视野变窄,重影时请在排除眼科问题抑或短时间内经眼科诊治无效时,不要犹豫找神经外科医生看看,因为影响眼睛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的神经都是从颅内起源的。一个头部CT或MRI可能会让你更早的发现颅内问题,尽早的治疗。

赵天智 2024-07-03阅读量1846

骶神经调控+肉毒素等综合治疗...

病请描述:  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关键在于膀胱的管理,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其次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   尿频尿急、漏尿、排尿困难,神经源性膀胱还需综合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是比较复杂的疾病,除了临床症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很多患者同时还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急迫性尿失禁,有尿急病史等,一般一种疗法治疗效果甚微,往往需要多种疗法同时进行。   骶神经调控手术能够降低膀胱的过度活动,改善急迫性尿失禁及尿急的症状,减少膀胱的纤维化,同时能降低膀胱的储尿压,使尿道的阻力降低。括约肌肉毒素注射术,是将肉毒素打在膀胱括约肌上,张力就会变低,使尿的时候好尿。有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同时可以进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   骶神经调控,解决患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难题   骶神经调控是一种置入体内长期使用的调节治疗,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   骶神经调控可以有效地控制排尿障碍的症状,尿频病人小便的次数减少了,排尿疼痛获得缓解了,漏尿的情形减少或者消失,导尿的次数同样减少或者不需要再导尿。这些症状的改善,能使患者恢复日常活动,也避免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很大的手术。   哪些情况适合骶神经调控治疗?   1、排尿障碍症状包括:急迫性尿失禁:伴随着突发的、强烈的尿液,出现不能自主的尿液漏出;   2、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不能控制地急于排尿,频繁、少量地排尿,长期保守或者药物治疗无效。非梗阻性尿潴留:膀胱里有尿液但是不能排空,又查不出任何梗阻的因素;   3、间质性膀胱炎/盆腔疼痛综合症:各种因素导致的顽固性盆腔疼痛、膀胱疼痛及排尿相关的疼痛。   4、神经源性膀胱。   排便功能障碍方面,主要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保守治疗患者的慢性大便失禁的症状。

李旭东 2024-06-28阅读量1511

异常泌乳警惕垂体瘤,该如何治...

病请描述: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鞍区最为常见,一般直径小于10mm,发病率为1/10万,目前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原因不明,常见症状有以下方面:如肢端肥大、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闭经、溢乳;男性会表现性欲减退,乳房发育,四肢麻木;有的患者会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要通过增强的磁共振检查才能最后明确。   垂体瘤的治疗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守治疗:   并非所有垂体瘤都要治疗,对于无功能、无症状的垂体微腺瘤可暂不予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2、药物治疗:   分泌性功能腺瘤可以酌情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如大多数的催乳素腺瘤可以长期口服溴隐亭治疗,生长激素腺瘤可以服用生长抑素治疗,赛庚啶适用于ACTH腺瘤、GH腺瘤。垂体功能减退者可予泼尼松、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改善症状,不能治愈肿瘤。   3、手术治疗:   通常有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开颅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国际上已经广泛采用的成熟手术方式,多数患者适合此手术方式。特别是随着微创手术的进步,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借助神经内镜技术获得了完美的效果,在内镜下可使术野达到全景化,无死角,使经蝶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或垂体大腺瘤成为可能,其适应征和手术范围扩大,创伤小且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高,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垂体组织,恢复内分泌功能,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经颅手术入路主要有经额下、经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其中以前两种入路最为常用,对肿瘤较大,向鞍上生长,视神经交叉受压,下丘脑及第三脑室受压或肿瘤向鞍前生长达到前颅凹额底者应开颅手术。有垂体卒中(指有症状的垂体出血或梗死)或脑积水者应紧急手术。   4、伽马刀治疗:   对于无颅内压增高征、肿瘤较小(直径小于2cm)者,可考虑伽马刀治疗。仅适合于体质差而不能耐受手术、多次术后仍复发、术后残余或者坚决不接受手术者,弊端较多。   最后提醒大家:垂体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泌乳等症状时除了去乳腺科就诊外,还应该到正规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一旦确诊为垂体瘤要听取专家的意见,确定治疗方案。

赵天智 2024-06-27阅读量1385

健康科普(二)—...

病请描述:胆囊结石的病因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良性疾病。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我们常用“6F”来总结胆囊结石高发人群: 1.女性(Female):雌激素水平过高会降低胆囊的收缩功能,影响胆囊排空,不利于胆汁排泄,同时还增加胆固醇的分泌; 2.40周岁以上(Forty):成年期以后的女性胆结石患病率偏高; 3.肥胖(Fat):肥胖的人,胆汁中有较高的胆固醇浓度,而且胆固醇的分泌、合成也较高,易患胆结石; 4.多次妊娠(Fertile):怀孕会让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另外怀孕时腹部压力增加,影响胆囊排空,胆汁容易潴留,增加了结石的发生; 5.家族史(Family):家族中有人曾经罹患过胆结石,发生胆结石几率相对较高; 6.*生活习惯(Free):平时一日三餐无规律、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中的油脂、胆固醇、糖分过多而维生素、膳食纤维过少;久坐、熬夜、少运动等,这些情况均可能导致胆囊收缩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内过度浓缩,从而罹患胆结石。 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溶血性贫血,饮食结构差异等也会影响胆结石的发病率。 胆囊结石的分类及症状 胆囊结石的分类 胆囊结石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和胆固醇含量进行分类: 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超过70%,主要由胆固醇和胆红素以及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的结石。 2.胆色素结石:胆固醇含量低于30%,由于胆囊中胆固醇过度饱和而析出晶体,形成的结石。 3.混合型结石:胆固醇和胆红素混合型结石,胆固醇含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患有的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 胆囊结石的常见症状包括: 1.腹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的疼痛,有时可能会放射到背部或右肩。疼痛可能是阵发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并可能随着姿势的改变或饮食的摄入而加剧。 2.恶心和呕吐:当胆结石阻塞胆管或引起胆囊炎症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并出现呕吐的症状。 3.黄疸:如果胆结石阻塞了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使皮肤和眼睛出现黄疸。同时,尿液可能会变深,而粪便则可能呈现浅色。 4.消化不良:胆结石可能导致胆汁分泌不畅,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 5.发热和寒战:如果胆结石引起胆管炎或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寒战的症状。 6.急性胰腺炎:在某些情况下,胆结石可能会阻塞胰管,导致急性胰腺炎。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能伴有高热和寒战。 胆囊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胆囊结石的诊断 胆囊结石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无症状,或表现出胆绞痛、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2.B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可以显示胆囊内的强回声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 3.CT:在B超的基础上,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有助于诊断。 4.MRCP:MRCP能够清晰显示胆囊、胆管、胰管等结构,有助于诊断胆囊结石及其并发症。 5.内镜超声:对于复杂的胆道结石,内镜超声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胆道影像。 胆囊结石的治疗 胆囊结石的治疗通常取决于患者的症状、结石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疗,但应定期进行观察和随访 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治疗有症状胆囊结石的标准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我科特色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脐周隐瘢切口,体现了超微创理念! 3.保胆取石手术:单发结石、胆固醇结石、胆囊功能>40%,患者有较强的保胆意愿,在综合评估后可行保胆取石术。 *我科特色针孔保胆取石手术,手术切口小,美观,术后恢复快! 4.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来切除胆囊。

丁凡 2024-06-27阅读量1836

【在线答疑】生长激素型垂体瘤...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从去年发现自己手足变大,口鼻变大,刚开始没太在意,后来还出现了乏力,嗜睡等症状,就到医院去检查,发现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现在我的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何治疗?”   赵天智主任介绍:手术是治疗生长激素垂体瘤的首选方法,目前比较前沿的手术方法是鼻内镜手术——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来切除垂体瘤。一来,这样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有利于术中全切肿瘤,保护正常垂体组织,术后效果更好。   生长激素垂体瘤可能使你的“颜值”发生改变,临床典型症状有:   “容貌改变”---患者前额隆起,眶嵴、颧骨及下颌明显突出,形成所谓"颌突畸形"。牙缝增宽,下颌牙前突较远,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轮变大,面部皮肤粗糙。女性患者外貌似男性,皮肤变黑而粗糙,毛发增多,长胡子。   “手足变形”---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鞋袜、手套、需不断的换大号。发生在儿童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内脏肥大”---如心脏肥大,少数可发展到心力衰竭,不少患者会在心脏科就诊。血管壁增厚,血压增高,有时可发生卒中,其他如肠胃、肝、脾、脑、胸腺均可肥大从而导致相应的症状。   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CT及MRI等影像学发现,辅以各种内分泌检查等不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一旦确诊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导致的肢端肥大症,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后,使生长激素恢复正常,患者的面容也会逐渐恢复。生长激素垂体瘤导致的容貌及肢体术后还能恢复吗?   绝大多数患者都很关心容貌及肢体变化问题,但是答案是依病种而定。如果是肢端肥大症患者,手术后身体的软组织会有所改善,但是骨头缩不回去,面容会遗留一些问题。   另外,对于由垂体瘤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手术切除肿瘤之后,病情能够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具体改善到什么程度跟患者垂体功能的受损程度有关。最重要的还是早期发现,越早发现,受损的程度就越低,恢复的几率就越大。

赵天智 2024-06-25阅读量1261

垂体瘤复发了还可以再次手术吗?

病请描述: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司令部,垂体肿瘤除了会引起相应内分泌症状外,还会因压迫引起头痛、视物模糊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经鼻微创手术切除垂体肿瘤,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美观保留。 然而很多垂体瘤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复发症状,该如何治疗呢? 这要从局部解剖说起,鞍区结构复杂重要,海绵窦两侧的神经、垂体窝里的垂体及连接下丘脑的垂体柄,这些结构在接受放疗后均可以造成不可逆的放射性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垂体功能减退。而绝大多数垂体瘤并无有效药物控制,因此,手术是治疗复发垂体瘤的首选!!! 一名垂体瘤患者因垂体瘤导致视物模糊,曾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复查磁共振恢复良好。然而接下来的复查发现垂体瘤复发了!!! 垂体瘤不是良性的吗?切除的比较彻底,为何复发呢? 绝大多数垂体瘤是良性的,完整切除复发率极低,然后部分垂体瘤因为生长比较活跃,增值指数较高,这类垂体瘤称为侵袭性或难治性垂体瘤。 该患者于我院接受经鼻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复查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患者视野明显改善。 垂体瘤发病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比如闭经、泌乳、不孕、不育、阳痿、四肢粗大、肥胖无力等;无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发病隐匿,通常肿瘤体积较大压迫视交叉、视神经等周围神经结构导致视物模糊或者失明时才引起患者高度重视。除PRL型垂体瘤可首选药物治疗外,大多数垂体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部分残余肿瘤、恶性或侵袭性垂体瘤甚至需要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等)加放射治(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伽马刀治疗)疗来控制病情。 因此,对于复发垂体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往往效果较好,并且保留美观。 高阳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专业于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等的微创手术治疗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

高阳 2024-06-23阅读量1.0万

急性阑尾炎,什么时间开刀最合...

病请描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开始的症状表现各种各样,有人是胃痛,有人是肚脐周围痛,有人是拉肚子(以为吃坏东西)。 急诊阑尾炎的诊断一般不复杂,主要靠医生的体格检查、血常规和腹部CT检查。 那么确诊急性阑尾炎了,是不是一定要手术?什么时间开刀最合适?且看下文分解。 一、看患者年龄 如果是儿童(12岁以下)容易漏诊,且容易穿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因此一旦确诊,建议尽早手术。 如果是老年人(70岁以上),因为大多数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所以腹痛的症状不一定重,送医时一般时间都很长了。需要结合发病时间的长短、有无穿孔等来决定是否立即手术。 二、看发病的时间 一般急性阑尾炎发作3天以内,是手术的最佳时机,超过3天,大多数会出现炎症包裹,或者阑尾周围脓肿,此时虽然可以手术,但创伤一般比较大,并发症较多,所以不再推荐手术。 三、看患者的手术意愿 如果腹部CT提示阑尾肿胀不明显,没有阑尾粪石嵌顿,而且是首次发作,且不是上面提到的儿童或者老年人,那么患者想保守治疗的话,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医生评估有高度穿孔风险,或者炎症渗出很明显,那么还是要及时手术的。 四、手术是否阑尾炎治疗的唯一手段?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若干年前,知名杂志柳叶刀(Lancet)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了急性阑尾炎的保守治疗效果也很好,可以作为非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的推荐方案。 五、哪些急性阑尾炎必须手术?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以下几种是必须的。 第一,急性阑尾炎穿孔,炎症没有局限,出现了弥漫性腹膜炎(全腹腔感染),是必须要手术的。 第二,儿童急性阑尾炎,首推手术治疗。 第三,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只要没有手术禁忌(可以耐受手术),一般也推荐手术。 第四,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容易引起阑尾粘液性肿瘤或者癌变,推荐手术治疗。

余奎 2024-06-21阅读量2376

儿童矮小症:原因、症状和治疗...

病请描述:矮小症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低于同龄人的正常范围,这一现象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本文将介绍矮小症的原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并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来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种族来评估其身高是否正常。如果儿童的身高始终低于第三百分位数(这意味着有97%的同龄儿童比他/她高),则可能被诊断为矮小症。   矮小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矮小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矮小症。 2. 荷尔蒙问题: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 先天性问题:如骨骼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4. 疾病史:如慢性疾病、感染等。 5. 营养不良:如摄入营养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等。 6. 心理因素:如长期精神压抑、心理创伤等。   症状方面,除了身高低于同龄人外,矮小症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性发育迟缓、肌肉力量较弱、身材比例不协调等。   治疗矮小症的方法视其原因而定。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身高、体重以及生长速度来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儿童,补充甲状腺激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是关键。而对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矮小症,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请大家来看一个实际案例。小明(化名)是一个10岁的男孩,小明一直比同龄人矮小。小明的父母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带小明去儿科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确诊小明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激素治疗,小明的身高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在,小明已经达到了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水平。   总之,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对于家长来说,及早发现和治疗矮小症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高始终低于同龄人,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除了医疗治疗外,家长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提高身高,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运动量等。此外,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愉快、温馨的成长环境。   总之,矮小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儿童生长发育问题。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6-18阅读量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