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肾脏功能好,老年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低,生活质量相对就好,寿命也就要长一些。 目前,全球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在11%-13%之间,大约有8亿左右的患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约30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肾脏病多不可逆,且逐渐加重,大多伴有并发症,预后不良。近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全球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约1.1亿,血脂异常者约1.6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防、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一级预防 科普教育提高大家对建康的认识,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发生,糖尿病的危害尤为突出。肥胖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标志。肥胖和糖尿病能够导致肾小球高滤过,而这可能是肾损伤的初始表现。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次要病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孤立肾者发生慢性肾脏病风险较正常人增加数倍。规律运动、健康饮食(高钠和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滤过)、控制体重、调控血压血糖和及时足量(少量多次)饮水(高温环境)等措施均值得推荐。 二级预防 体检时的肾功能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诸如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源性血尿、血清肌酐和胱抑素水平的升高。通过药物(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饮食(植物蛋白占比超过一半,蛋白总量约0.6-0.8g/kg)手段达到减轻蛋白尿和降低肾小球滤过压的目的。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个性化治疗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三级预防 避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因为它可以恶化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增加透析机率。血透患者发生低血压风险增加,而低血压诱发肾脏灌注减少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心功能不全和液体潴留是晚期慢性肾脏病另一个危险因素,需要透析等措施加强液体管理。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防治低血压发作事件、纠正心衰和治疗高钾血症是三级预防的关键措施。治疗贫血、骨质疏松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能够延迟采用透析治疗。针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等症状的治疗有助于提高肾衰患者生活质量。顽固性尿毒症脑病和心包炎的发生都需要透析治疗缓解症状。透析和肾脏移植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最终手段。
钱云 2023-01-26阅读量3214
病请描述:输尿管为一细长而有肌肉黏膜构成的管形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的保护良好并有相当的活动范围。因此,由外界暴力(除贯通伤外)所致成的输尿管损伤殊为少见;但在输尿管内进行检查操作和广泛性盆腔手术时常引起输尿管损伤。输尿管受外界暴力损伤时,其症状几乎全被伴发的其他内脏损伤所隐蔽,故多在手术探查时才被发现。 1.病因 (1)手术损伤:常发生在骨盆、后腹膜广泛解剖的手术如结肠、直肠、子宫切除术以及大血管手术,由于解剖较复杂,匆忙止血,大块钳夹、结扎致误伤输尿管;肿瘤将输尿管推移或黏连,后腹膜纤维化等会使手术发生困难,较容易误伤。术时不一定发现损伤,术后发生漏尿或无尿才察觉。 (2)腔内器械损伤:经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扩张、套石、擦刷活捡,输尿管肾镜检查,取(碎)石等操作均可发生输尿管损伤。当输尿管有狭窄、扭曲、黏连或炎症时,可能发生输尿管被撕裂、甚至被拉断,务必慎重处理。 (3)放射性损伤:见于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放疗后,使输尿管管壁水肿、出血、坏死、形成尿漏或纤维瘢痕组织形成,造成输尿管梗阻。 (4)外伤外界暴力引起输尿管损伤,多见于枪击伤所致,偶见于锐器刺伤,以及交通事故、从高处坠落引起输尿管撕裂,常伴有大血管或腹腔内脏器损伤。 2.临床表现 (1)血尿:常见于器械损伤输尿管黏膜,一般血尿会自身缓解和消失。输尿管完全断离者,不一定有溢尿出现。故损伤后至尿有无或轻重,并不与输尿管损伤程度一致。 (2)尿外渗:可以发生于损伤一开始,也可于4~5天后因血供障碍(嵌夹、缝扎或外膜剥离后缺血)使输尿管壁坏死而发生迟发性尿外渗。尿液由输尿管损伤处外渗到后腹膜间隙,引起局部肿胀和疼痛,腹胀、患侧肌肉痉挛和明显压痛。如腹膜破裂,则尿液可漏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症状。一旦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毒血症如寒战、高热。 (3)尿漏:如尿液与腹壁创口或与阴道、肠道创口相通,形成尿漏,经久不愈。 (4)梗阻症状:输尿管被缝扎、结扎后可引起完全性梗阻,因肾盂压力增高,可有患侧腰部胀痛、腰肌紧张、肾区叩痛及发热等。如孤立肾或双侧输尿管被结扎,则可发生无尿。输尿管狭窄者可致不完全性梗阻,也会产生腰部胀痛及发热等症状。 (5)其他:结扎输尿管可引起患侧腰区胀痛、叩击痛,体检时可扪及肿大肾脏。如无继发感染,结扎一侧输尿管不一定有严重症状而被忽视,但患者常因之损失了一个肾脏。孤立肾或双侧输尿管结扎后可发生无尿。故凡盆腔或腹部手术后12小时仍无尿者,均应警惕输尿管损伤之可能。 3.检查 外部暴力引起的输尿管损伤90%表现为镜下血尿,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损伤行尿液检查及其他检查对诊断的帮助很小,除非双侧输尿管梗阻,否则,血肌酐水平是正常的。 (1)静脉尿路造影:95%以上的输尿管损伤都能通过静脉尿路造影确诊,50%可定位输尿管损伤部位的水平,可表现为输尿管完全梗阻;输尿管扭曲或成角;输尿管断裂、穿孔,而表现为造影剂外渗,病变上方肾盂输尿管扩张。 (2)逆行输尿管插管和肾盂输尿管造影:当静脉肾盂造影不能明确诊断或有疑问时,应配合逆行输尿管插管和肾盂输尿管造影以明确诊断。 (3)超声检查:可发现积水和尿外渗,是术后早期排除输尿管损伤的较好检查手段。 (4)CT检查:由于损伤部位和性质的不同,CT表现不同,盆腔手术造成的输尿管破裂往往有造影剂外漏,CT扫描到高密度的腹水。 (5)靛胭脂静脉注射试验 手术中怀疑输尿管有损伤时,由静脉注射靛胭脂,蓝色尿液就会从输尿管裂口流出。术中或术后作膀胱镜检查,并做靛胭脂静脉注射时,如伤侧输尿管口无蓝色尿液喷出,输尿管插管至损伤部位受阻,多表示输尿管梗阻。 (6)美蓝试验:通过导尿管注入美蓝溶液,可鉴别输尿管瘘与膀胱瘘,若膀胱或阴道伤口流出的液体仍澄清,可排除膀胱瘘。 (7)排泄性尿路造影和电脑断层扫描均可显示输尿管损伤处的尿外渗,尿漏或梗阻,逆行肾盂造影可显示梗阻或造影剂外渗。 (8)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可显示结扎侧上尿路梗阻。 4.诊断 腹部手术尤其是后腹膜和盆腔手术时,应时时警惕有输尿管损伤之可能。手术时缝扎、切断管状组织时当应考虑有输尿管可能。手术时发现创口内不断有血水样液体积聚时由静脉注射靛胭脂,观察创口内有无蓝色液体积聚,由此可以早发现输尿管损伤。外伤或术后常因尿外渗、无尿等情况时才考虑到此诊断。但需与肾、膀胱损伤相鉴别。肾图常可显示结扎侧上尿路梗阻。而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逆行输尿管造影常可以明确诊断。 5.治疗 输尿管受损伤时应尽早修复,保证通畅,保护肾脏功能。尿外渗应彻底引流,避免继发感染。而轻度输尿管黏膜损伤,可应用止血药、抗菌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小的穿孔如能插入并保留合适的输尿管内支架管可望自行愈合。上段输尿管损伤可经腰切口探查,中下段输尿管损伤可经伤侧下腹部弧形切口或腹直肌切口探查。探查时应注意中、下段输尿管常与腹膜一起被推向前方,使寻找发生困难。 (1)输尿管外伤:如伴有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病情危重,应首先抢救患者生命。外渗尿液可彻底引流,可以行伤侧肾造瘘,以待二期修复输尿管损伤。 (2)逆行插管引起的输尿管损伤:一般不太严重,可以保守治疗。但如发生尿外渗、感染或裂口较大者仍应尽早手术。在施行套石时不应使用暴力,如套石篮套住结石嵌顿,无法拉出时,可立即手术切开取石。暴力牵拉可引起输尿管断裂和剥脱,使修复发生困难。 (3)手术时发生输尿管损伤 应及时修复。如有钳夹、误扎时应拆除缝线,并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尿液。但如估计输尿管血供已受损,以后有狭窄可能时应切除损伤段输尿管后重吻合。为保证手术的成功,无生机的损伤输尿管应彻底切除。但吻合口必须无张力。吻合口必须对合好并用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下段输尿管近膀胱处损伤可用黏膜下隧道法或乳头法等抗逆流方法与膀胱重吻合。如在手术后才发现输尿管损伤或结扎,原则上应争取尽早手术。术后患者常无再次手术的条件而漏尿又常发生在术后10天左右,此时创面水肿,充血脆弱,修复的失败机会较大。故无手术修复条件者可先作肾造瘘,以后再二期修复。为预防手术中误伤输尿管,可于术前经膀胱留置输尿管导管,作为手术时的标志。以肠道替代输尿管的手术方法并发症较多,应慎用。
吴玉伟 2020-04-2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一.经皮肾镜碎石术 适应证: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2cm以上的肾结石、体外碎石无效或伴有明显肾积水的2cm以下的肾结石、以及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 禁忌症: 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诊断。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术前禁饮水。 术后处理: 1.术中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3~5d,根据情况可以使用1~3d止血药物(多数不用),如果术后出现发热,注意及时退热。肠蠕动恢复后恢复饮食。 2.术后卧床3d,做KUB或B超检查显示无残留结石,可以拔除导尿管、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2周内尽量减少活动。 并发症和处理: 1.术中出血术中出血影响操作时,可以暂停手术,封闭操作鞘,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10~20min后再行手术。如果出血不能停止,应该终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并夹闭30~60min,待二期再行PCN。 2.肾集合系统损伤肾盂和肾盏的黏膜损伤一般不严重,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在肾穿刺扩张时,注意宁浅勿深,碎石时要视野清晰,与黏膜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肾盏结石不易暴露时,不必勉强,以免损伤盏颈血管。碎输尿管结石时,注意不要暴力进入输尿管,可以沿输尿管导管逐渐进入,以免损伤输尿管。 3.术中寒战由于结石合并感染、灌注液压力高造成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寒战。注意术中应用抗生素,灌洗液压力不要过大,注意出水通畅,定期取出肾镜放水,一旦出现寒战,可以静脉推注10~20mg地塞米松,注意灌洗液的加温和手术室保暖。 4.术中邻近脏器损伤术中胸膜损伤可能与穿刺点选择过高有关,穿刺时注意不要过高,在呼气末屏气后进针,能够减少胸膜损伤的机会,如果出现液气胸,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肝、脾和结肠损伤的机会不大,术前注意有无肝脾大,手术操作时注意穿刺和扩张不要太深,必要时辅以X线或B超等检查,避免肝脾结肠的损伤,一旦出现损伤,须行开放手术。 5.术后出血少量出血多数是由于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刺激或术中的轻微损伤造成的,无须处理。大量出血可能是由于假性动脉瘘或动静脉瘤形成,应及早行放射介入做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 6.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中如果损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术后可能引起狭窄,如果出现损伤,应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狭窄,可以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应证: 1.肾和输尿管的单一和多发性结石; 2.部分性或完全性鹿角形结石; 4.孤立肾肾结石; 5.儿童原发性膀胱结石; 6.不透X线结石。 禁忌证 1.全身出血性疾病者。 2.妊娠妇女。 2.结石以下尿路梗阻。 3.严重感染控制不佳(发热)患者。 4.肾功能严重不全,肾萎缩。 5.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如心肺功能严重障碍、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糖尿病未控制者等。 6.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 B超检查、泌尿系X线平片及CT等,以了解结石部位、大小、数量。尿常规检查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等。 2.肠道准备 治疗前清淡饮食,减少肠道积气;手术清晨禁食,术前20分钟开始饮水1000ml,增加尿量,以便排出结石。 3.皮肤准备 术前清洁局部皮肤,减少表面油脂以利冲击波传入。 4.并发尿路感染治疗 对感染结石、尿常规白细胞较多者,碎石前至少抗感染治疗3天。 并发症: 1.血尿 血尿是冲击波对肾脏损伤的直接结果,损伤主要发生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表现为内皮破坏脱落及基底膜断裂,以叶间静脉和弓形静脉最常见,是体外冲击破碎石损伤的特征。 2.泌尿系感染 碎石时对尿路黏膜屏障的损伤,易诱发尿路感染及尿路梗阻,细菌经损伤组织间隙进入血液引起尿源性菌血症和败血症。 3.肾、输尿管绞痛 (1)碎石后排石过程中结石在肾盂出口及输尿管任何部位停留都可引起肾盂引流尿液不畅,导致肾盂压力升高,引起疼痛。 (2)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内急性梗阻,可机械性刺激输尿管,致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输尿管绞痛。 注意事项: 1.对治疗前尿中有白细胞增多、有明显感染史,结石大、治疗后有引起尿路梗阻可能或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加重。 2.治疗1~2周后复查B超或腹部X线平片,了解排石情况及残石的数量与部位,决定是否继续碎石或手术治疗。 3.需再次碎石者,肾结石相隔时间不小于2周;输尿管、膀胱结石不小于1周。 术后护理: 1.饮水 术后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促使结石排出。一般饮水量为2500~3000ml。 2.运动 (1)肾结石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3天,少活动,多饮水。 (2)输尿管结石术后,宜多做垂直活动,如跳绳、跑步等活动。运动宜在喝排石中药或饮水后20~30分钟后进行。
吴玉伟 2020-03-27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