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失眠 > 内容

失眠内容

失眠一19

病请描述:        特发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⑴患者的症状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⑵下列情况佐证存在慢性失眠:①婴幼儿或儿童期起病。②没有可以鉴别的加重或诱发因素。③过程迁延持续,缺乏缓解阶段。⑶此睡眠障碍不能用其他睡眠疾病、躯体或神经疾患、药物和物质成瘾性疾病解释。

钱云 2017-01-18阅读量1.3万

驾驶员患睡眠呼吸暂停交通事故...

病请描述:      原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秘书长晋小虎说,我国对驾驶员驾车是否打过瞌睡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极为担忧。晋小虎: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要发生大小事故达到200万起左右,有几万人的死亡,主要原因是因为驾驶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疲劳驾驶的主要表现就是打瞌睡、打盹,比如我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有25%的被调查司机感觉疲劳,其中有10%的驾驶人员表示开车的当天打过盹,有51%的被调查的驾驶员表示他们在开车中曾经打过瞌睡。驾驶员打瞌睡虽然只是短短的两秒钟或者三秒钟,但是按每小时80公里行车速度来计算,每秒钟汽车就要冲出22.22米,3秒钟就要冲出67米,很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有大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38%。对此,晋小虎特别提醒有睡眠障碍的司机朋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就医,确保自己和车上乘客的安全。晋小虎:我建议第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疲劳驾驶。第二,驾驶人员中有的患有睡眠障碍或者失眠,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治疗。因为统计显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汽车司机所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没有这种疾病的司机的7倍,患有这种疾病的司机应该及时就医确保他的安全。

王智刚 2017-01-18阅读量5558

失眠一17

病请描述:        矛盾性失眠是慢性失眠的亚型之一,PSG 是诊断此病的必要手段。目前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但有些疾病或因素会导致矛盾性失眠发生,针对原发病治疗或去除病因治疗均可减轻矛盾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明确诊断、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今后矛盾性失眠的研究方向。

钱云 2017-01-16阅读量1.3万

失眠一16

病请描述:        矛盾性失眠的诊断主要依靠夜间 PSG 监测。矛盾性失眠诊断标准:        (1)符合失眠症的诊断并且至少持续 1 个月以上;        (2)患者主诉、睡眠日记或失眠量表与客观记录存在明显差异,日间功能下降与其他类型失眠相似,白天嗜睡症状和日间功能受损程度与患者所述的严重睡眠缺失程度不成正比;        (3)无与日间功能下降相关的严重事件发生;        (4)除外由其他睡眠疾病、躯体神经疾患、药物和物质成瘾性疾病所致的睡眠障碍。

钱云 2017-01-15阅读量1.3万

嘴巴发苦是怎么回事五个嘴巴发...

病请描述:中医认为口苦是内热或外感风寒化热进入胆经的表现,具体原因多见于以下情况:1、胆经内有郁热或肝热移于胆,胆气上逆引起的。肝胆湿热引起口苦,很可能是因为肝、胆部位存有炎症,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由于胆囊功能差,胆汁的疏泄不正常,从而产生口苦感。肝胆有病变的人除了有口苦感外,还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等表现。2、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常引起口苦等症状。《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即是。3、心火引起的口苦。这类口苦由于焦虑烦躁、着急上火,或经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胆汁排泄不畅所致,常伴有面红耳赤、头痛、目赤、小便色黄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性口苦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在经常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等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口苦。4、饮食不节或饱食后缺乏必要的运动,也可引起口苦。这是由于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湿热,以致口中发苦、吐苦水,并常伴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表现。嘴巴发苦是怎么回事5、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病人经常有口苦感觉,应提高警惕。生活习惯不规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时常有口苦感觉。打呼噜特别严重、张口睡觉也容易引起口苦。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口腔发炎的人可能因为局部疾病,如牙龈炎等口腔内疾病直接造成口苦。嘴巴苦怎么调理?1、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感觉口苦,不必过于担心,可能会自然消失。但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有没有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如无明显内脏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调性口苦,可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中药汤药或中成药。2、还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它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比较有效。维生素要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3、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辛辣、过咸食品和肉类,适当喝些蜂蜜茶,在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并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有规律性。4、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要调整饮食结构,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例如山药。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多喝水和吃蔬果。5、喝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也是一种好办法。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和因暑热引起的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再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6、最方便的办法是喝绿茶。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可治晨起口苦口臭。嘴巴发苦的预防:为了预防嘴里发苦,大家要按时休息,调节自己心理压力,不熬夜不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大家预防其他疾病。长期嘴里发苦的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是因自己的不良生活造成的,那就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反之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早发现早治疗。陈皮枣汤陈皮和扁豆都有除湿的作用,而且陈皮还可以理气,扁豆可以清热,至于大枣好处就更多了,秋天也是大枣成熟的季节,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材料:扁豆、大枣、白芍、陈皮。做法:将扁豆、大枣洗净,与白芍、陈皮同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稍冷后服用,可治疗口苦。麦冬煎汤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做法:取10~20克煎汤。

田文科 2017-01-15阅读量2.2万

失眠一15

病请描述:        不同年龄段睡眠结构变化趋势

钱云 2017-01-14阅读量8322

失眠一14

病请描述:         生活习惯影响睡眠感知。         Shealy等根据是否有夜间看时间的习惯将普通失眠患者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显示有看时间习惯的患者,其睡眠感知更差。可能是因为有看时间习惯的患者将看时间视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同时会计算自己入睡所需要的时间,因为担心入睡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可能使患者更难进入深度睡眠,而在浅睡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睡眠感知不良。另外,反复觉醒也会给人带来一种一直处于清醒状态的错觉。

钱云 2017-01-14阅读量1.2万

失眠一13

病请描述:        关于矛盾性失眠的遗传学研究较少,Bastien 等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同卵双胞胎中,如果其中一人出现睡眠知觉障碍,另外一人也容易出现睡眠知觉障碍;而异卵双胞胎中,其中一人出现睡眠知觉障碍,另外一人出现睡眠知觉障碍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同卵双胞胎。提示矛盾性失眠可能存在遗传倾向。

钱云 2017-01-14阅读量8377

抑郁症别忽视了中医中药有效治...

病请描述: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心脾两虚者,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本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木香理气,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片理气开郁;头痛加川芎、白芷活血祛风而止痛。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心阴亏虚者,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方中以地黄、天冬、麦冬、玄参滋补心阴,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养心安神。心肾不交而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者,可合交泰丸(黄连、肉桂)交通心肾;遗精较频者,可加芡实、莲须、金樱子补肾固涩。

王智刚 2017-01-13阅读量1.1万

抑郁症别忽视了中医中药有效治...

病请描述: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心神惑乱者,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多为同样几种症状的重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躁”。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药:甘麦大枣汤。方中甘草甘润缓急;小麦味甘微寒,补益心气;大枣益脾养血。血虚生风而见手足蠕动或抽搐者,加当归、生地、珍珠母、钩藤养血熄风;躁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制首乌等养心安神;表现喘促气逆者,可合五磨饮子开郁散结,理气降逆。心神惑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在发作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结合语言暗示、诱导,对控制发作,解除症状,常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病例可针刺内关、神门、后溪、三阴交等穴位;伴上肢抽动者,配曲池、合谷;伴下肢抽动者,配阳陵泉、昆仑;伴喘促气急者,配膻中。

王智刚 2017-01-13阅读量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