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肥胖 > 内容

肥胖内容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手术治疗恢复...

病请描述:   “我妹妹2年前间断头疼,也没重视,最近半年多视力下降,感觉手脚变大,去医院检查出垂体瘤,需要手术。她看了好几个大医院,后来听说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非常权威,就慕名到唐都看,在唐都医院也看了好几个大教授,看了赵天智主任后,感觉他很护专业,也很耐心。在他的门诊,找他看的病人超级多,别的医生都按时下班了,赵主任把病人看完都晚上7点了,我们是最后一个看的,他仍然很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让我们感受到他非常敬业负责。手术,赵主任给我妹妹做了4个多小时,肿瘤切除很干净,恢复也快,视力明显看东西清楚了很多,没有后遗症,非常满意,非常感谢!”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临床中,原本精致的五官变得粗大,是因为吃多了不运动而发胖吗?月经不调四处看妇科却一直无法改善、视力却渐渐模糊……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脑子里长了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前者会分泌激素,后者不分泌激素,只压迫神经,根据分泌乳素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分泌激素最常见的三种:分泌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垂体瘤有哪些症状?   容貌越长越丑——垂体生长激素瘤如果发生在成年人,会导致肢端肥大,表现为手脚、头颅、胸廓及肢体进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前额隆起,眼眶、颧骨即下颌明显突出,牙缝增宽,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廓变大等。如果发生在少年儿童(多在15岁以前),则会导致巨人症,患者不仅有上述肢端肥大症的表现,还表现出生长迅速,身高最终可达1.8m(女)-2.0m(男)以上。因此,患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瘤患者,经常描述自己是越长越丑,越长越粗暴,哪儿都又大又凸。   体型越来越胖——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即脸部及躯干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和锁骨上窝脂肪垫是库欣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除了越来越胖的外观表现,患者常常还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生长发育障碍、女性月经紊乱、男性阳痿等诸多健康问题。   大姨妈越来越“不准时”——垂体泌乳素瘤发生在青春期前女性,表现为青春期延迟、生长发育迟缓及原发性闭经。若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表现为经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性欲减退或缺如、性感丧失、交媾痛、流产、不孕、非哺乳期乳汁分泌等。垂体泌乳素瘤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性功能减退,如性欲减退、阳痿、男性乳腺发育、男性不育症、精子数目减少等。   视力越来越差——垂体瘤压迫视交叉会造成视野缺损,患者早期表现为双眼外上视野缺损,逐步扩大,最终失明。   经常感到头疼——垂体瘤生长造成脑膜受牵拉而产生头疼。早期患者表现为持续钝痛,可呈胀痛伴阵发性加剧。突然严重头痛伴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肿瘤出血梗死,需立马送至医院抢救。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的类似情况,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肿瘤医院进行诊治,警惕垂体瘤的发生,可到医院做以下的检查:视力视野检查、垂体瘤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垂体瘤及时治疗,患者需坚持随访   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垂体瘤,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一方面是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造成的危害,如轻者导致体力精力下降、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不佳,重者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大的肿瘤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最常见的就是对视神经的压迫。   此外,垂体瘤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往上下、左右、前后、周围扩散,而且在垂体周围都是脑的中央部位,还有中枢神经最重要的那些结构都在附近。所以,及时诊断与治疗垂体瘤是非常关键。

赵天智 2024-08-21阅读量2290

脊柱侧弯怎么办?--这篇文章...

病请描述: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出现大于10度的C型或S型的非正常弯曲。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发育成长最快速的阶段,X 线片表现为脊柱的C型或S型弯曲,发病率为2%-4%,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 其病因不明且与特定的综合征、先天性及神经肌肉疾病无关,难以凭借药物或功能锻炼来改善,对于轻中度患者,矫形器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手段的首选。 脊柱侧弯已经继肥胖、近视之后,成为了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如果不进行干预,通常侧弯度数会每月增加1度左右。 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脊柱侧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看不出明显的躯体畸形,因此常常被忽略。一旦青少年患者进入生长发育时期,脊柱侧弯角度越大,进展就越快,因早期未及时干预,而错过最佳矫治时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脊柱侧凸这一问题往往通过学校的例行体检、公益健康筛查或是家长对孩子体态变化的细心观察而初露端倪。针对脊柱侧弯,我们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下面将介绍几种脊柱侧弯的常用检查方法: 1 观察法 1.双肩是否等高; 2.双肩胛下角是否同一平面; 3.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4.两侧髂嵴是否等高; 5.棘突连线是否偏离中线。 2 查体法 1.Adams前屈试验:被检查者双足并拢、双膝伸直、双臂自然下垂,向前弯腰直至脊柱与水平面平行,检查者从背后观察患者,一侧胸部(肋骨)或腰部隆起为脊柱侧凸的体征。 2.触摸法 ①对比孩子双侧肩胛下角的位置是否等高,有没有一侧肩胛骨向后凸起; ②触摸并对比孩子的双侧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对称 ③患者正常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触摸并对比孩子的双侧腰部是否等高、是否对称 3 测量法 1.影像学检查:标准的站立全脊柱X片(正位片、侧位片)可以帮我们去分析脊柱侧弯的Cobb角度和旋转的角度 2.躯干旋转角(ATR):借助脊柱侧弯测量仪进一步评估侧弯程度,使用躯干测量仪分别测量受检者脊柱各段(胸段、胸腰段、腰段)旋转程度 3.风险评估:对于轻中度的未成年脊柱侧凸患者,可以使用借助以下公式 ①风险<40%;建议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 ②风险>40%;建议立即采用脊柱侧弯矫形器进行治疗; 脊柱侧弯的治疗 1 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0°) 矫形鞋垫可控制足部内外侧压力分布,从而减少对脊柱姿势的不良影响,降低脊柱侧凸的风险,对于轻度代偿性脊柱侧凸可以通过3D打印矫形鞋垫矫正。 2 中度脊柱侧弯(Cobb角10°-45°) 对于发现时脊柱侧弯已较重或观察过程中进展快的脊柱侧弯患者,需要采用支具治疗来控制。 3 重度脊柱侧弯(Cobb角>45°) 尽管佩戴支具矫正治疗,但侧弯进展迅速加重的,建议手术矫正治疗。 上海九院3D打印中心通过三维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将3D打印优势充分的运用到脊柱侧弯矫形器的个性化定制和生产中,研发制作精准化、个体化的脊柱侧弯矫形器,经过计算机设计的侧弯矫形器更加小巧轻便,镂空设计,降低患者皮肤由于封闭引起的压疮等风险,使矫形器透气性能最佳,舒适性与隐蔽性增加,有效的改变了以往矫形器笨重、美观性差等问题;将会有效提升患者对穿戴矫形器的依从性,让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接受,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本文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lcaneal valgus angle and asymmetrical thoracic-lumbar rotation angles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scoliosis.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increases in calcaneal eversion affect pelvic alignment in standing position. Manual Therapy. [3] Effects of calcaneal eversion on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s of the hip, pelvis and thorax in unilateral weight bearing. Human Movement Science. [4]Lou E, Hill D, Raso J. Brace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王金武 2024-08-19阅读量1229

多囊流产综合征和胎停流产有啥...

病请描述: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的最常见病因,以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和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为主要特征。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仅不孕率发生高,孕后自然流产的风险也大,据不完全统计,如无任何治疗,这些患者孕后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0-40%。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所合并的诸多代谢性异常性疾病,都可能诱发自然流产。 1、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常见表现,肥胖本身就是不孕和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子。因此减重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首选治疗。孕前减重幅度至少为原体重的5%,才有利于女性的妊娠结局。 2、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和胰岛素异常不仅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卵质量,而且还会影响血凝系统,改变子宫内膜,从而导致受精卵着床或胎盘形成困难。这两者不仅会导致不孕,也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3、高雄血症 雄激素过高时不仅抑制卵泡成熟,影响卵泡发育,在接受治疗的促排患者中,雄激素过高会降低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影响受精卵及胚胎的质量。另外,高雄血症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诱发免疫反应,不利于受精卵/胚胎在子宫内的扎根.     那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该怎么办来减少这样悲剧的发生呢? 1、调整好代谢异常再备孕 不要急着备孕或者要求促排,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必要时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尽量减轻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患者,至少减去体重的5%。有高雄血症的患者,可用避孕药几个周期,等痤疮,多毛等高雄体征缓解,雄激素降至正常后才能备孕。 2、孕期继续规范饮食 孕前有血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的患者,孕后仍然不能“放松”,继续原来建立的良好饮食习惯:控糖控总热量,适度活动,不仅可预防流产,也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3、一旦发生自然流产,再次备孕需谨慎     如果做足上述准备了,怀孕了以后依然自然流产或胎停,在下次备孕前,必须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并按医嘱治疗后再备孕。    减重困难的胖妹子,可找王医生来接受个体化的身体成分管理哦。 西院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 西院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8-16阅读量2281

中老年女性的高发尿失禁,要怎...

病请描述:  衰老及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可以使逼尿肌细胞间连接发生变化,引起老年人逼尿肌出现不稳定收缩,是老年性尿失禁主要原因之一。老年女性尿失禁一般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等。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许多因素有关   目前比较明确的包括生育次数较多、盆腔脱垂、肥胖等因素。尿失禁之所以偏爱女性是因为女性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导致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日后在腹压突然增大时,就容易“漏尿”。   尽管国内女性尿失禁发病率很高,但是不少患者由于缺乏就诊意识或者不能找到正确的诊疗途径而轻视了治疗。   一项产后尿失禁防治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女性68.42%并不知道尿失禁是产后妇女的高发疾病,若在生育后发生尿失禁,仅10.53%选择就医治疗,42.11%选择等待自愈,对产后尿失禁的就医意识有待提高。   分娩显然是造成女性尿失禁的常见诱因,很多女性存在错误认知,以为如果选择了剖宫产,就能预防产后尿失禁。其实,尿失禁不仅会在产后发生,在怀孕期间也会发生。除了分娩外,妊娠也是造成盆底肌、支撑韧带损伤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选择了剖宫产,仍有可能会在产后发生尿失禁。但对胎儿相对过大、难产等孕妇,选择剖宫产将有可能减少她们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   无论是为了减少以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还是为了早日告别尿失禁的困扰,在产后若发生尿失禁都应及早接受检查与治疗。特别是生完第一胎、有计划生第二胎的女性朋友,若第一胎时发生产后尿失禁,盆底康复情况不佳,很有可能会增加生第二胎时尿失禁发生的几率。   另外,产妇产后42天做盆底功能检查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女性,能帮助她们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早治疗。   对于比较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也就是尿道中段悬吊术,99%的患者术后能够治愈。   急迫性尿失禁   主要表现为患者有尿频、尿急,有强烈的尿意时,不能忍耐而不自主漏尿。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法有:   有些人会出现尿意非常急,出现就没法憋住,尿意急迫容易漏尿,一有尿就想尿,可能还伴有夜尿的问题,这些是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表现。   首先可以进行行为治疗,对于轻度的患者有效;控制饮水,较少平时饮水量的10%;想尿的时候憋一会,增加膀胱的容量,轻微的患者不需用药就会慢慢痊愈。   第二是药物治疗,一般在行为治疗无效的时候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可以吃索利那新、贝坦利、米拉贝隆。   如果药物及行为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进行肉毒素注射,降低膀胱的过度活动;外科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骶神经调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已经成为与肉毒素治疗同样级别的治疗方法。

李旭东 2024-08-14阅读量1549

全民健康,从预防肥胖开始

病请描述: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积极行动的特殊日子,让我们聚焦于肥胖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守护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是我们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同时不忽视老年人群的营养需求和适宜运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携手合作,家长们需提升自身的营养健康素养,为孩子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培养他们科学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以及对总能量摄入的把控,是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法宝。 规律体育锻炼,是我们保持活力、预防肥胖的有效手段。根据《全民健身指南》,成年人每周至少应享受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是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的洗礼。对于朝气蓬勃的儿童青少年,我们鼓励他们每天至少投入1小时于中等到活跃强度的体育活动中,同时减少长时间的久坐,让运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对抗肥胖、提升生活质量的另一大支柱。这不仅包括良好的作息、有效的压力管理、丰富的社交互动,还包括戒烟限酒、定期体检、保持个人卫生、维持健康体重和对环境的关怀。这些习惯虽小,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精彩。 让健康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实践。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2024-08-13阅读量758

153、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教育...

病请描述:全球每年超过2000万人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保守估计,每年超过150万台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数量众多,因此,制定了该专家共识,此篇先介绍定义、病因、表现、和诊断: 1、腹股沟疝就是在腹部和大腿交界区域(腹股沟区域)有突出的包块,通常站立时或咳嗽、腹部用力时容易突出,平躺或者按压后可以消失,伴或不伴有胀、痛等不适。男性更常见。 2、发病原因:其一,腹壁薄弱,比如年老、营养不良、吸烟等导致胶原蛋白代谢受损;第二,腹腔压力增高如肥胖、怀孕、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腹水等; 3、突出的包块如果按压无法消失称之为崁顿疝,需要看急诊,因为肠管卡在这里久了会缺血坏死,需要急诊手术切除部分坏死肠管,非常危险; 4、诊断比较容易,通常典型的症状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腹部超声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的破洞(缺损)突出到皮下。特殊的腹股沟疝可以行CT或磁共振检查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5、腹股沟区包块也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睾丸鞘膜积液、脂肪瘤、睾丸下降不全、子宫圆韧带囊肿等,需要鉴别;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254

152、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

病请描述:在我国,肝癌是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则位于第二位,提示其恶性程度高于发病率第二位的胃癌和第三位的结直肠癌。除了恶性程度高导致治疗效果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发现晚,有症状的时候就诊,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如何识别癌前病变并密切监测或及时处理至关重要。这里分享一下最新版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 1、癌前病变主要是异型增生结节,包括低级别和高级别; 2、发生癌前病变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比如乙肝、丙肝、酗酒、脂肪肝、长期摄入霉变食物、长期口服肝毒性药物等; 3、多无症状,发现主要靠肝胆彩超、CT或磁共振检查;彩超是筛查最常用最经济的手段,诊断准确性增强磁共振>增强CT>彩超; 4、确定结节性质需要活检,切除活检准确性优于穿刺活检,但为了平衡准确性、风险和疗效,不同的患者适合不同的活检方式; 5、针对已经发生的癌前病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护肝、抗肝纤维化等药物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对于病因,可行相应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展,降低肝癌风险,比如抗病毒、戒酒、控制体重血脂肥胖等; 7、高危结节或者不能排除癌变,首选外科干预,包括切除或消融,同时活检定性;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488

真的存在所谓的息肉体质吗?

病请描述:真的存在所谓息肉“体质”吗?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据研究,<30岁、绝经前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分别为0.9%、5.8%及11.8%。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患者常因异常子宫出血、不孕、阴道流液及腹痛等症状而就诊。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只因在B超检查中发现宫腔内赘生物而来就诊。 虽然子宫内膜息肉不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大病,但它非常“粘人”。诊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3个月前刚做过息肉摘除术,现在月经又滴滴答答了?” “哇,我半年前刚做过息肉摘除手术,怎么又长出来了?” 的确,不少患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就喜欢纠缠自己,有些患者甚至诉苦:“中医给我搭过脉,说我就是长息肉的体质”。真的存在息肉“体质”吗? 经研究,以下“体质”的女性还真容易患上子宫内膜息肉。 1、月经失调(频发,稀发或不规律):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排卵障碍,缺乏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拮抗。 2、患有他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腺症。 3、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这些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影响雌激素代谢,同时存在脂肪因子失衡、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上述因素直接或间接协同促进子宫内膜息肉形成: 4、应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国内外研究显示,使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为26%~60%。 5、宫腔手术史,炎症和家族遗传史等。 有些患者不存在以上任何情况,但手术治疗后又复发,这得归因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比例失调”。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包括观察(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由于不同人群对于生育需求不同、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应进行个体化管理。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的复发率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这也是就是它的“粘人”特性。绝经前女 性的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第1年的复发率为6.19%,第2年的复发率为19.23%。其原因在于:原来致病机制去除困难。例如PCOS这个疾病,在育龄阶段基本找不到治愈的手段,术后依旧存在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将促进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虽然复发率较低,但恶变率更高,所以,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应接受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岁、肥胖、原来为多发息肉(息肉数量≥2个)或息肉直径≥2cm、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可选择孕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或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环等。 总之,这个疾病虽然粘人,但只要患者依从医嘱,接受长期管理,它就不那么棘手了。 西院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四全天,周五下午 西院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7-29阅读量2310

真的有所谓息肉体质吗?

病请描述: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据研究,<30 岁、绝经前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分别为0.9%、5.8%及11.8%。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患者常因异常子宫出血、不孕、阴道流液及腹痛等症状而就诊。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只因在B超检查中发现宫腔内赘生物而来就诊。 虽然子宫内膜息肉不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大病,但它非常“粘人”。诊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3个月前刚做过息肉摘除术,现在月经又滴滴答答了?” “哇,我半年前刚做过息肉摘除手术,怎么又长出来了?” 的确,不少患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就喜欢纠缠自己,有些患者甚至诉苦:“中医给我搭过脉,说我就是长息肉的体质”。真的存在息肉“体质”吗? 经研究,以下“体质”的女性还真容易患上子宫内膜息肉。 1、月经失调(频发,稀发或不规律):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排卵障碍,缺乏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拮抗。 2、患有他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腺症。 3、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这些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影响雌激素代谢,同时存在脂肪因子失衡、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上述因素直接或间接协同促进子宫内膜息肉形成: 4、应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国内外研究显示,使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为26%~60%。 5、宫腔手术史,炎症和家族遗传史等。 有些患者不存在以上任何情况,但手术治疗后又复发,这得归因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比例失调”。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包括观察(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由于不同人群对于生育需求不同、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应进行个体化管理。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的复发率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这也是就是它的“粘人”特性。绝经前女 性的息肉肉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第1年的复发率为6.19%,第2年的复发率为19.23%。其原因在于:原来致病机制去除困难。例如PCOS这个疾病,在育龄阶段基本找不到治愈的手段,术后依旧存在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将促进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虽然复发率较低,但恶变率更高,所以,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应接受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岁、肥胖、原来为多发息肉(息肉数量≥2个)或息肉直径≥2cm、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可选择孕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或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环等。 总之,这个疾病虽然粘人,但只要患者依从医嘱,接受长期管理,它就不那么棘手了。 西院专家门诊:周二、四全天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7-29阅读量2241

异常子宫出血「AUB」

病请描述:有九大类原因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1、子宫内膜息肉:可单发或多发,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中年、肥胖、高血压,服用他莫昔芬的妇女多见。 2、子宫腺肌病:子宫腺疾病可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者经期检查,还可以以及经期出血不孕症。多数患者有痛经,确诊需病理检查,临床上可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Ca125水平增高,盆腔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 3、子宫肌瘤:根据生长部位,平滑肌瘤可分为影响宫腔形态的黏膜下肌瘤与其他肌瘤,前者最可能引起AUB。子宫肌瘤可无症状、仅仅在查体时发现,但也常表现为经期检查或者月经过多。黏膜下肌瘤引起的AUB较严重,通常可经盆腔B超、宫腔镜检查发现,确诊可通过术后病理检查。 4、子宫不典型增生和恶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恶变是AUB少见而重要的原因。 5、凝血功能障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类白血病、各种凝血因子异常、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全身性凝血功能机制异常。 6、排卵障碍:排卵障碍包括 稀发排卵、无排卵及黄体功能不足,主要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常见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生育期也可因PCOS、肥胖、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等引起。 7、子宫内膜局部异常:AUB~E,当AUB发生在有规律且有排卵的周期,特别是经排查未发现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可能是原发子宫内膜局部一场所致。 8、医源性:AUB~I是指使用性激素、放置宫内节育器或可能含雌激素的中药保健品等因素引起的AUB 9、未分类:AUB~N、AUB的个别患者可能与其他罕见的因素有关,如动静脉畸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子宫肌层肥大等,但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检查手段作为诊断依据;也可能存在目前尚未解释的因素。目前暂将这些因素归为未分类。 根据患者病史,出血的情况,结合辅助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对因治疗。这就是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思路。

李传征 2024-07-29阅读量2135